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中国健康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关键时刻,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2024西普会,将于8月9日至14日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不仅揭示了当前行业的困境,更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将对中国健康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探讨产业“破与立”,引发行业内外关注
自3月28日,西普会官方对外发布主题“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以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与共鸣。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的增加值同比下降了5.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4%,利润同比下降了16.2%。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根据中康科技CMH终端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药品终端市场总规模为2014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长主要来自等级医院、基层医疗和电商市场,而药店终端药品市场增速仅为1.1%。医保支付为主,满足基本就医用药需求的存量市场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内卷程度不断加深。
然而,在人口深度老龄化、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健康产业同时孕育着巨大的增量空间。首先,中国市场仍然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迭代来实现。同时,中国已经跨越了人均GDP一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基础生存型消费已经不再是焦点,发展改善型消费正在崛起。“悦己消费”的兴起将为健康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另外,中国加速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这将带来巨大的银发健康需求。
一边是海量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边是健康产业的增长乏力。
2024西普会“承压前行——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主题一经发布,即引起行业强烈共鸣。业界多家头部机构决策者均纷纷就主题发表观点:中国OTC头部企业华润三九董事长邱华伟提到:“存量市场是效率之争。”知名外资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全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刘谦提到:“零售药店可发挥其在院外的人力、网点等便利优势,与院内握手协同,对慢病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增量潜力可期。”诺华创新药物中国副总裁陈晖也特别发出呼吁:“连锁药店要赢得增量需从卖药到专业服务机构转型升级。”
洞察中国健康产业未来发展
逾6万产业精英将参会
据悉,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健康产业大会,西普会已经连续创办了16届,是由业内知名的数字科技公司“中康科技”主办。主办机构强大的数据资源与领先的技术与AI实力、专业产业研究实力以及强大的产业资源链接能力,是西普会成为中国健康产业风向标的核心引擎。
今年的西普会更是精心策划,从主题发布到会议内容设置,都充分展现了对中国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引领作用。
据悉,今年西普会将邀请到国内外健康产业头部工业、主流商业零售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商业保险、数字科技公司、两院院士、临床专家、政策专家、产业专家、技术专家、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出席会议。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香帅,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和杰出院长孙天澍等嘉宾将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首届“健康产业前瞻论坛”还将邀请到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Peter Lobie、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资深研究员Lai Guan Ng等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真知灼见。预计将逾6万名产业精英参会,可见在焦灼的产业转型升级当下破局需求的渴切。
西普会作为我国健康产业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年度盛会之一,不仅聚焦整个中国健康产业的大发展,也是企业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区。持续参加西普会的好医生集团,在去年的大会期间就将多款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产品进行了集中呈现,并正式启动了“关节骨痛新疗法·关爱骨健康公益中国行”大型公益项目。
议题聚焦增量,内容前瞻成亮点
从刚刚组委会发布的大会最新议程里,我们关注到今年的西普会议题较往年更具前瞻与引领。
据西普会组委会介绍,针对当下产业的转型升级之需,今年议题设置更突出前瞻性和专业性。大会将从中国健康产业宏观大势出发,集中探讨在居民消费提振、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下,企业如何找准新的增长模式等议题,试图帮助行业迈过转型阶段,把握当下,布局未来。
西普会组委会透露,随着健康需求细分、品类结构重塑,“悦己经济”“银发经济”两大增量市场逐渐明晰。生存型消费存量竞争内卷,发展型消费的增量竞争方兴未艾,“悦己经济” 如何搭上快车道;“银发经济”在深度老龄化趋势之下,能否构建新型市场?大会将聚焦这些核心问题。
延伸至未来,健康产业走向何处?记者从西普会组委会得知,今年的西普会特设的“健康产业前瞻论坛”“AI for health”“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等几大峰会,从全球视野、产研共振、技术应用等多重视角,分享来自世界各界精英的声音。
健康产业未来变革中,科学和技术被寄予厚望。在人类在探索生命科学的数千年中,“衰老与疾病”的话题不可回避,未来基因编辑、RNA技术等全球生命科学有哪些前沿动态?合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未来应用场景是什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何有效联动?怎么降低试错成本,加速AI应用落地?这些问题都将在大会上揭晓。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刘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