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动员令: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既是广东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也是对广东对自身优势的坚守。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的省份,广东素来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实做厚产业家底的同时,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量。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战略已经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果。
2023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共计658家广东企业入选,占全国17.9%,入围数量再创新高。至此,广东已经累计培育了15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举超过浙江,跃升全国第一。
所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突出者,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是专注于产业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动力足、能力强,在展现广东工业制造能力的强大和多样性的同时,有望推动形成了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融通发展生态,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远大目标充能续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今年1月,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调研上万家企业之后,发布《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并指出,1525家“小巨人企业”主要来自深广莞佛四个GDP超万亿的城市,四城“小巨人”占全省比例超过80%。四城的制造业基础为“小巨人”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过来“小巨人”的成长亦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其中,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最多,共计690家,占比超过45%。这一包含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和高性能集成电路的产业赛道,已成为智能时代的技术内核。
以鲁邦通为例,这一具备服务型制造基因的广东“小巨人”企业,正依托传感与控制、边缘计算、5G 通信、工业低码、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鲁邦通智物协同云,实现“云边端”的融合赋能行业场景,帮助全球客户实现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
鲁邦通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相关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机器人等工业设备和医疗物联网领域,并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服务大量国内外知名电信运营商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同时,也为数千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而专注于高密度场景下的无线产品设计、开发和运营的“小巨人”企业柠檬网联,也在另一个侧面发力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柠檬网联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透露,公司通过一系列接入网关、网络控制器、核心交换机、光线路终端(OLT)等通信及物联网硬件产品,以及基于软件定义的智能无线网络系统及服务平台,能够实现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同时支撑数百万设备同时在线,日请求处理能力达到数十亿次。
截至目前,柠檬网联已经为2000多家高校和企业提供规、建、运和维一体化的智能无线网络方案及服务,已经成为富士康、立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唯一WiFi合作伙伴。持续助力校企园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
在推动传统产业“加数”转型的同时,广东也在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带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处转移。《手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260家广东高端装备智造企业获评“小巨人”称号,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美思先端总助李美祥向时代财经指出,中国中高端智能传感器90%以上依赖于进口,比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对国外的依赖度更高。
为填补市场空白,突破技术钳制,美思先端在成立初期,就确定了聚焦红外智能感知技术,并作为行业内唯一突破全链条关键环节技术难点的企业,坚持采取自主IDM模式,构建了完整的MEMS传感器设计、研发、工艺和生产体系。产品应用从智慧家电、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到工业控制、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各行各业均有覆盖。
此外,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成为广东“小巨人”企业的孵化重点,分别有177家和88家“小巨人”企业,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前四个重点产业赛道获选企业数量合计约占80%。《手册》认为,“小巨人”企业产业赛道分布与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基本保持一致,彰显出“小巨人”对广东战略性产业的支撑作用。
布局新兴产业加码支持企业创新
站在新的起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正在变革发展,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如何抢占先机,成为关键。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特别点出“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归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内,位列2024年九大重点任务的第一项。
在此基础上,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小巨人”企业诞生在广东,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已经成为广东按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键”的必然选择。
为此,广东正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并聚焦重点产业布局,在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分会场上,广东明确表态将继续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生物制造、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创新引领力,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在新的高度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
此外,广东始终不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继续加码助企业推动创新,寻找更多的“小巨人”企业。
据了解,广东未来将出台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文件,大力推广90%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集中在企业的经验做法,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切实提升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推动更多科创成果转化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