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23日傍晚,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转移至朱官寨乡朱官寨村。经过20多天的连续行进,总算是有个安稳地地方,几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不过,毛主席却并没有放松紧张的情绪。
正值酷暑季节,陕北本身土地贫瘠,又遇上粮荒,尽管有贺老总不住从山西、内蒙日夜筹粮,但中央纵队仍然处于半饥荒状态,就连任弼时最终也忍不住杀掉了自己的坐骑来救急。
可毛主席并不是担忧眼前的困难。
西北野战军在之前一段时期打的不错,特别是沙家店一战,歼灭钟松的整编36师数千人,转移朱官寨前,中央还特意开会祝捷,以期待西野能够取得更大胜利。
当时,陕北难能可贵的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毛主席后来在朱官寨一连住了一个月。
毛主席真正所担忧的,实际上是刚刚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一
如果不挺进大别山,刘邓首长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内线打的也很不错。
当然,内线作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容易拖累解放区的百姓。要是失去了根据地、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我军也很难再有立足之地。
事实上,从全面内战爆发前,党中央毛主席就开始计划出击外线的构想,即将战争尽可能的引向蒋管区,其中最主要的部署就是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
毛主席在1946年6月22日,制定了一个南线作战计划,要求山东、太行的解放军施行外线作战计划,向南出击。
不过,这个战略计划一开始并没有执行。因为内线作战,我军同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粟裕指挥苏中战役,使得毛主席意识到,只要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我军是可以同精锐的国民党军交手的。
一直到一年以后,中央才又把这个计划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不过,对于出击中原的部队,毛主席有不同的计划。
原定的方案中,毛主席是计划让华野出击外线,进军大别山,可没想到的是华野自七月分兵后,连续几次作战均不利,几个主力纵队均有很大的损失,加上国民党军当时把山东列为重点进攻对象,毛主席也只有放弃这个打算。
与此同时,刘邓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内线打的不错,虽然主力已经撤过黄河以北,但根基仍在,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当时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主力全部集中在山东、陕北,晋冀鲁豫军区正面敌军的兵力很空虚,从位置上看,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反而最适合执行出击中原的任务。
1947年7月23日,毛主席致电刘邓: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当时,刘邓首长率领野战军主力才刚结束了南渡黄河的鲁西南战役,急需要休整一段时间,因此刘邓首长在7月28日给中央如实陈述了情况,认为部队连续作战了一个月,急需要休整一段时间再执行外线作战。
刘邓首长本来以为,中央一定会批准他们的建议,不料就在第二天,毛主席就发来了一封标注“3A”的电文。
“3A”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和极秘密的电报等级。
电文中毛主席的措辞很严厉: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
刘邓首长意识到,如果不是事态紧急,毛主席断然不会发出如此电文,思来想去,两人决定遵照中央指示,立即施行出击中原的部署。
刘伯承、邓小平对视一眼,即烧掉电文,并给中央复电:
“完全服从中央决定,半个月后行动。”
当然,实际上还不到半个月。
1947年8月7日,即刘邓收到中央电文九天后,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便完成了一切准备,展开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二
事实上,刘邓大军一开始挺进大别山,还算是比较顺利,当然,地理上的阻碍是不可避免的,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绵延上千里,不仅河道众多,而且还有抗战时期蒋介石炸开花园口以后的黄泛区,刘邓大军渡河,除了用两脚趟过去,别无其他办法。
一直到刘邓大军渡汝河前,蒋介石才察觉到我军动向。
当时,国民党军坐镇开封指挥的是参谋总长陈诚,竟然没能第一时间察觉我军动向,气得蒋介石直接撤了他的职务,并亲自兼任参谋总长,坐镇开封指挥,并调来吴绍周率整编85师经平汉路南下,驻守在汝河岸边,并收缴沿岸的船只,企图阻挡我军过河。
刘邓大军最危险的时候终于到来。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刘伯承喊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口号:
“狭路相逢勇者胜。”
邓小平也对全军强调: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怕任何牺牲,坚决打过去!”
据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的李达后来回忆:
“刘邓指挥部在进到汝河北岸时,遇到前有阻师后有追兵的险情。这是战略进军中遇到的最大的难点。”
如果过河不及时,大军将会遭到敌军前后夹击。
事实上,整个过河的过程也是惊险万分,敌人已经意识到我军要强渡汝河,因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挡我军,敌机甚至就是贴着河面俯冲下来,不断的轰炸我军搭好的浮桥,以至于浮桥后来重建了多少次,没有人知道,但唯一可以明白的是,一开始征集用于搭建浮桥的材料,已经全部消耗一空。
没办法, 担任先锋任务的6纵18旅只好就地征集民用材料,令人感动的是,当地民众一听说是我军用,120户人家硬生生的凑了120多根树木、檩条,30多副门板,30多车麦秸秆,并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送到汝河岸边。
8月24日下午4时,3万大军200多辆军车全部渡过汝河。
尽管成功渡过汝河,但距离最后的胜利还差关键一步。
8月26日,刘邓大军抵达淮河边。
过淮河比过汝河实际上还要惊险万分。
当时,正值雨季,淮河水情变化无常,水位随时会暴涨,而更糟糕的是,大军当时过河,连船也没有,就在这时,敌人的追兵赶到,与大军后卫部队交手。
刘伯承心里急躁,半夜亲自提着马灯,沿淮河岸边查看水的深浅程度。
幸运的是,刘伯承还真的从水中寻摸出了一条可以过河的大道,全军趟着水过河,等到大军过淮河后,敌人追兵恰好赶到淮河北岸,突然气候变化,淮河水位暴涨,直接把敌人阻隔在岸边。
邓小平后来回忆:
“过淮河,刘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下,刚刚可以过人。这就是机会呀!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从来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步过去,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一直到8月27日,刘邓大军顺利渡过黄河,毛主席在陕北这才松了口气。
三
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天开始,毛主席就关注着他们的情况。
不过,挺进大别山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就连蒋介石也对此心知肚明。
1947年8月底,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并在会上信心满满地说:
“即便共党已经占领了大别山区,可长江、淮河、平汉路、津浦路这些交通要道依旧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无论他们有什么行动,我军都可以予以有效的阻击!”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作为国民党军统治中心地带,蒋介石在此地囤积重兵,不仅如此,他还从各大解放区抽调围剿的兵力到大别山地区,企图趁我军立足未稳之际消灭我军,最不济也要将刘邓大军挤出大别山。
军情一日三变,情况万分危急。
刘邓大军从挺进大别山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成为一支孤军,一切都将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
从毛主席率中央机关到朱官寨的那天开始,他就时刻注意着刘邓大军的动向,心中的胶着、忧虑不足为外人道,尽管当时中央已经决定,陈谢集团挺进豫西,陈粟率华野向南发展,策应刘邓大军,在短时间内,实难改变刘邓的真实处境。
蒋介石也打算,趁着我军战略部署展开之前,先一步吃掉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毛主席那段时间每天都要看地图到深夜,研究对策,因粮食出现短缺,毛主席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双手浮肿,有时拿着铅笔的手都会不自觉的掉,一连掉了三次。
任弼时也担心毛主席身体出现问题,便嘱咐医生去多看看。
不料有次进门,正赶上毛主席思考问题,医生手上没轻没重,惊扰了他。
一时间毛主席情绪崩溃,怒斥了一句:
“我没有病!”
医生也颇有些委屈的退出门去,就在这时任弼时走过来,劝慰了毛主席几句。
毛主席也自感适才说话不妥当,就命人把医生叫进来,当面向他道歉。
严格意义上讲,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事关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稍有不如意,就可能遭遇惨败。
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前,毛主席其实做了最坏的打算。包括刘邓首长后来回忆,都称挺进大别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冒险。
邓小平当时就估计大军进入大别山会有的三种结果:
“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二、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三、部队扎根大别山。他继续提出,要坚决避免第一、二种结果,努力实现第三种结果。因为第一种的结果是,刘邓大军被消灭,第二种结果是,返回根据地打游击。”
过淮河以后,刘邓大军四面都处于国民党军合围中,也促使毛主席不能不做更多思考。
8月30日,毛主席给华野发去了一封急电:
“陈毅、粟裕:我们十分焦急。现在敌人罗广文、张轸、王敬久等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当时,华野外线兵团仍然担忧出击外线后,后勤难于得到保障,毛主席的一封急电,也使得陈毅、粟裕意识到,不能够再等待,坚决率部过河,挺进豫皖苏开辟根据地。
至此,三大战略集团挺进中原的战略构想得以实现,为后来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彻底奠定了基础。
美国学者傅高义在多年后写了本书《邓小平时代》,里面谈到了挺进大别山,但他对大别山作战的评价并不高:
“实际上,挺进大别山,使刘邓部丢失大部辎重,战力严重衰退,甚至远逊于陈粟部。但是挺进大别山对于日后的淮海战役影响甚微。”
可傅高义毕竟不是军事家,看问题也颇为表面。
事实上,即便是后来国民党当局,对刘邓挺进大别山这一战略行动,仍然表示高度的赞许,蒋介石甚至后来颇为无奈的说:
“刘伯承部‘自动作战,千回百折,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