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国际化又有新进程。3月14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德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中医院与德国富尔达大学附属医院、德国埃森米特医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学医院)、德中健康管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与意向书,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品牌传播、中西医融合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中医药走上国际舞台探索广东路径,献礼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校庆,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羊城晚报记者现场采访获悉,未来中德双方将在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包括建立项目联动小组,就针灸治疗痛证、慢病防治和提高免疫力等三个领域开展科研和诊疗合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中药国际化,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经验推广至欧洲及世界;并搭建中德双向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中西医融合。
德专家:“整合高水平医学体系,是十分前哨的做法”
德中健康管理协会会长米歇尔·德拉海姆表示,德国非常希望携手广东在中医药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特别是围绕中医药应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方面。接下来,合作方将通过各自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经验,共同推动德中中医药发展,努力成为医疗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广州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我对这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印象深刻。这里将最前沿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这种高水平的组合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本次合作为双方共同开展草药治疗、科学研究、中西医结合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合作搭建了桥梁。”德国埃森米特医院整合医学部主任马克·沃纳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也有中医诊所,也有针灸、刮痧和中草药,我们已经进行了多项相关研究。我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回到传统医学的根源,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它与现代医学体系进行融合。”马克·沃纳说,“此次合作成功整合了高水平的医学体系,通过双向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科研,我认为这是十分前哨的做法。”
张忠德: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将湾区经验推广至欧洲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合作,通过与三家德国深具影响力的权威医疗研究机构集体签约,推进中西医在科研课题与疗效融合,未来将在针灸治疗痛证领域、慢病防治方面和提高免疫力方面等三个领域开展中西医融合的科研和诊疗合作。
“德国团队在广州调研期间,对现代影像学与中医证候辩证论治相结合的研究十分感兴趣。今后我们将在这个合作框架下,成立不同的项目联动小组,从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和睡眠障碍等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开始,进一步研究中西医融合模式。”
“目前,针灸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应用得很好,不仅被许多当地人民接受,治疗的病种也越来越广泛。中医有‘一针二药三外治’之说,中药的进一步国际化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可以参考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经验,将外治法和内服药逐步推广到澳门临床使用的路径,复制到欧洲及全世界。”
具体如何做?张忠德在现场诙谐地表示,药食同源的“广东煲汤文化”也将发力!“在德国,外治法已经使用得很广泛了,例如推拿、拔火罐、针灸、刮痧、放血、耳穴,在德国的诊所里都在使用。他们已经研制了很多外治法的药物。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广东地区著名的煲汤文化作为突破口,让欧洲人民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开始逐步了解。”
此外,未来合作双方还将以项目带动中西医融合的人才培养,搭建双向交流人才培养平台,互相派送专业人才进修学习,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从而打造中西医结合的高水平人才。
采访现场记者发现,此次德国访问团的随团翻译乔纳森·瓦斯梅尔,是德国埃森米特医院自然疗法和中西医结合诊所医生,他本人就是因为一次意外眼部受伤,通过针灸治疗而恢复了视力,此后便成为“中医粉”,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像这样的中西融合人才培训,今后会越来越多。”张忠德说。